杨雨露的世界

杨雨露的世界


杨雨露的世界关于我在互联网上的足迹博物馆

 


关于我

您好,我是杨雨露。

本页面写作时,我刚刚结束中考,准备升入高中。

我在广州生活,于 2005 年在此出生。

童年时代的我喜爱写作,写了很多东西。那时我以一个“小作家”唐宇佳为偶像,看着她的个人简介里一大串参赛获奖和作品发表记录,心潮澎湃。那时心中的天和云高且远,梦想却仿佛触手可及。终究囿于资源和环境,不知道现实中有什么地方承载发表写下的东西,更不知道有什么比赛可以让我用少年人的激情去挑战一番。童年的文字便在硬盘里睡着,曾记录了无数个夜空里的闪闪星斗,终于幻灭成永远的遗恨。

六年级时偶然接触了程序设计,后来被此分散了大量精力。我写过一些玩具项目,至今一无所成,不过因此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网友。我擅长 JavaScript,它也是我的入门语言;能够编写非常基本的 C++ 和 Haskell 程序。对其他编程语言暂无兴趣。

我只有内卷的命,做着后浪的梦。

卷不过,浪不过是转瞬即逝的水花。


2021年1月24日更新:

我在广州市某高中读高一,是物化生选手,已入坑

由于偏科严重,加上一些其他因素,没有成功进入重点班。

 

在互联网上的足迹

幼儿园大班时,母亲为我开通了搜狐博客。那时学了一点点钢琴,就想了个博客名叫八音符,这也成为我的第一个笔名。对文明世界最初的疑惑和理解,无逻辑的胡思乱想和各种奇特的幼时梦境,通过我口述母亲打字并发表为博客的形式,成为我在互联网上留下的最初痕迹。耳濡目染,我也对电脑操作和互联网有了启蒙。

二年级时,每天放学后把小书包丢在沙发上,开电脑进浏览器收藏夹,玩盒子世界。这是我最初开始独自使用互联网。

小学五年级时,我在订阅的一份刊物上第一次见到了唐宇佳的名字和她的个人简介,一时好奇,在网上搜索唐宇佳的名字,查到她在几个作文网站上发表的文章,发觉自己也可以把写的东西在作文网站上投稿。心潮澎湃之下接连注册了一堆作文网站,可能快有十个。一些网站没法引起我的兴趣,随便尝试投了几篇文章后便忘却了它们的存在。

印象最深的是两个。麦格作文网有社区的设计,个人主页简约精致,我用了一段时间。后来忘了密码,接着也忘了用户名。听说麦格社区已于 2019 年底关闭,我也不曾再使用。

小荷作文网是唯一一个在我的生活中存在至今的作文网站。虽然它的界面风格较为老旧,但是它的一些独特功能带给了我强烈的社交感和参与感。我参与过由其他用户举办的几次假期征文比赛,与许多人交流过,也发生了很多难忘和感慨无穷的事情。我最初认识的几位网友,便来自小荷作文网上的日常写作和交流,至今仍通过 QQ 保持活跃联系。小荷作文网上记录了我曾经的心路历程。

小学时代,我没有手机,没有注册微信或 QQ。小学毕业的暑假,父亲为我注册了微信号,给了我一台手机以便联系。我的第一批微信好友是几位亲戚。踏入初中校园后,微信好友中以初中同学为主。初一的寒假我尝试注册了 QQ,当时加入的第一个群组便是小荷作文网的一个网友交流群。初一的暑假开始使用 QQ 空间,并形成了用 QQ 空间记录所思所想的习惯。

2018 年底,我注册了 GitHub,并开始学习使用版本控制工具 Git。我在 GitHub 上持续提交代码至今。其中几个玩具项目于 2020 年 2 月成为 GitHub 北极代码的一部分,和全 GitHub 当时的 21 TB 代码一同被印在微缩胶片上,被运送到北极圈里的一个岛的洞穴里,据说这些代码将被保存至少一千年。

2019 年底,我成为中文维基百科用户,参与贡献了多个感兴趣的条目,包括【2020年】,【肖战粉丝举报事件】等,并创建了一些有关时事、广州的学校、中国法律以及其他方面的条目。

我有微博账号,但是基本不使用,偶尔看看热点。

我曾注册过 Twitter 和 Facebook。后者自注册后从未使用过。偶尔通过前者批判性地看看外面的世界。

我先后注册过两个知乎账号,后者使用至今,被禁言过多次。写过一些回答和评论,但主要兴趣还是四处看看看,觉得好就点赞。

2020 年 7 月底开始使用全民K歌自娱自乐。简书、掘金、SegmentFault 等社区亦有注册账号。

 

 

博物馆